周军:设计产业化的模式探索

筑居咖 人气:2.25W

 

周军:设计产业化的模式探索
 

周军

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;中国建筑设计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;北京丽贝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;北京银坐标室内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;第一设计团队设计总监;获得中国建筑设计学会室内分会《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》称号

设计方向:样板房、公寓别墅、会所、酒店

设计宗旨:敏感而独特 创新 而求异

主要设计作品

北京优速卡丁车俱乐部建筑及室内设计项目、北京金泉国际酒店公寓设计项目、青岛万邦中心酒店式公寓设计项目、青岛圣罗尼克样板房设计项目、无锡理想城市样板房设计项目、秦皇岛北戴河宾馆老别墅设计项目、北京石景山中级法院装饰工程设计项目、北京中国银行阜城门支行装饰工程设计项目

创意产业园,设计想要价值最大化的一个想象,经过了考察,也偶有试验,能否成为设计力争上游的有效途径,尚是疑问。但在路上,就有希望。

什么是创意?创意就是一个点到下一个点,再到另一个点的连接线的发现。 ——乔布斯

越来越多的设计机构意识到,数量单一的设计机构在市场中求生存没有多大的问题,但要求得更大的发展,机遇却越来越少。创建协作的平台,似乎是近来谋求发展的设计机构的共识,因此也便有了各种方式的联合。

记者:推广设计产业园,即把设计产业化,是不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?

周军:说难也难,说不难也不难,主要看你怎么去想这个问题。中国整个设计行业不够产业化,原因是缺乏研发和原创。从政策层面上来看,现在国家大力扶持原创设计,由此来拉动内需。实际上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推动中国设计产业化的发展,使中国的设计产品在国际上相对的有知识产权,而不仅仅停留在加工制作阶段。而研发和原创最终要落地在厂家或者生产运营商方面,再变成生产力,最后成为商品,在国际上推广。这个方向和途径,美国和欧洲国家都已经尝试过了,现在我们只是复制他们的方法而已。

设计产业园,就是一个把设计产业化的过程,是一个概念,就是将设计的成果,或者将原创设计的理念,通过产业链条的促进而商品化。

记者:产业化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?

周军:当然不只是设计了,设计在中国一直都是这个行业链条中的一个附属品,或者说是非主流的链条,而不是上游产业。

记者:为什么?

周军:设计弱的原因。中国有哪家设计企业是做得非常强大的?没有。再看装饰企业,尽管有几家已经上市,还有不少的预备上市,但大部分都是以施工起家,很少有以设计起家的。也就是说,中国的行业生态系统不适合设计单独生长。

记者:但是设计应该在产业链的上游吧?

周军:对,所以我们想做的就是把它变成上游,使设计盈利。

记者:因为设计的不够产业化,使得设计成为了产业链条上的附属品。

周军:对,中国以前对设计不重视,导致加工出来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。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同理,你注意看你生活的这个城市,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,基本上是彻底推倒了重建;你再看国外的城市和建筑,随着时代的变迁,它们也在变化,但即使是城市早期的建筑,现在看来依然有味道,那是因为设计的含量很足。中国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分量太少,因此在建设上,我们永远在否定前期。

还好,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。政府在一系列政策导向上是非常明确的,要以创意文化产业为先导。在这个层面上,设计一定要成为整个行业产业链的领导者,这是必须的,失去国际竞争力毕竟是件可怕的事情。

记者:设计如何才能力争上游?

周军:就是要发挥设计师的集群优势。现在的设计力量非常松散,缺乏一个强大的行业组织,这是设计附属的问题所在。那产业园是什么呢?产业园是把设计师集约在一个平台上共同发展。如果你去过北京的锣鼓巷你就会发现,那里售卖各种各样的商业产品,它就有集约的优势,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符号——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创意设计产品。

从一个胡同推至园区,产业园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产品,这里有平台意识和集约意识,思维可以在这里形成,技术可以在这里创造。

这种产业园的概念不似以前的产业园,后者只是一个变相房地产项目。设计产业园要真正地集约资源,可能用多种方式和模式。首先要找到信息化产业平台,加强设计师之间的联合,形成强大的合作体系。这种联合和合作一定是建立在某种机制上的,比如人才机制、平台机制……数字化平台机制的积累要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撑,这与我们以前各做各的设计的思路非常不同。

记者:集约化创作的具体步骤有哪些?

周军:先得打造场所,例如我们正在石景山区的引导下和首钢合作,建立了一个1.5万平方米的创意产业园,然后利用品牌优势搞联合,并购或者收购社会的经营团队进入产业园;而产业园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平台:咨询平台、电视商务平台、人才平台……产业园做的事就是,设计团体缺少什么就为其提供什么,让设计团队变得强大。也许设计团队单元很小,但在产业园区的平台上,它的能力在发展,消化领域在扩展,促进领域在延伸。

记者:在这个平台上,你曾经提到过研发的环节。

周军:有这种想法,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设计,特别是室内设计领域,还没有产品的概念。

记者:也就是说可以批量生产,然后作为商品出售?

周军:对。在室内设计领域里会不会出现产品呢?我相信一定会有,它可能是一种设计风格,可能是一种主义……无论以什么面目出现,肯定是一种文化的探索和作品的结合,它可以被生产。那么这就需要有前端的研发,研发什么呢?研发文化的时代需求,进而创造风格、理念,加到产品上之后再进行扩展。

在研发的基础上做出原创的设计,可能是战略措施,那么你要负责使其变为产品,这是产业的需求。室内设计相当于一个集合,它要使用工业的成品料和原材料,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要产品化的东西。比如依照设计,我们可以把室内空间和相关软硬装饰设计一并串联起来,在作知识产权的保护后,输入到下面的产业链条里,这样可以继续生产,改变分账的方式,使设计师得到更大的利益。

记者:就是说如果不被市场接受、不变成商品,设计的价值就没有体现出来?

周军:对,就不能产品化。中国有很多原创,但是没有人去竞买,更没有人会花钱买一份稿件,因此很多设计想法根本就不能付诸实施。产业园的平台做的就是把设计和市场联通,帮助设计产品化。当产业园掌握了一个亿到两个亿的设计产值的时候,就意味着掌握了很大的工程信息。

记者:设计要讲求一些个性化的表现,如果批量生产,这种表现会不会失效呢?

周军:不会。比如iPad也是批量生产,谁会说它设计不好呢?什么叫个性?不一样并不一定就是个性,其本身的搭配也算是个性。个性和共性之间永远是有关联的,怎么做到关联?就是说在所有的个体里怎么去把共性做到不同?产品推出的时候,任何厂家都会对一款花色创作出很多配色的方案,这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联。

你所指的个性,可能过于狭隘了,个性的概念外延应该宽广一些。为什么说很多手工制作的东西会和别人的完全不一样,因为一针一线都是情绪、氛围和文化。这就是个性,时刻表露。

记者:我的疑问是,室内设计公司如何有能力整合和消化其他设计?

周军:设计结构实际上是一个设计产品的地方,通过产业园的形式来体现设计,并使之产品化。产业园是一个集合,利用平台的优势去召集产业链的各个端点,集合优势。无论何种设计公司,如果模式对了,就有可能起到号召作用。国外有这方面的成功先例,我们也是经过多方考察后才决定创建这样一个模式,我们正在尝试,短期内不一定成功,但还是要向这个方向努力。

模式可以探索,方法也会有很多,只要有充足的支持做收购或其他,就都可以。当把这个平台建好以后,照着一个目标努力,设计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多,而下游环节也会自动找上门,就可能形成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。

这是很有可能的,你看国外某些大牌设计师,得过多种奖项、享誉海内外,实际上他后面跟着国外最大的生产企业,他的设计一旦得了奖马上就会被生产商买断或者共享,这就是设计价值的最大化体现。我相信这种模式是大家共同想要的,也符合设计师和下一个产权者的利益。如果这是自然而然可以发生的,那么园区平台就是促其更快发生的一个手段。

现在很多设计公司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,也已经有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联合的力量,开始探索做大模式的设计,像上海现代集团这样的设计机构会慢慢多起来,但必须要后面产业链的支撑。如果设计图纸变不成现实,就是废纸一张。如果类似产业园这样的模式打造成功,设计的结果变成商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
设计能够引导整个产业链,宜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:所有的产品都是自己的设计师设计,在全世界经营工厂;每年投入到设计研发环节的力量很强大,虽然用材低廉,但设计表现得很清晰。

设计一定是引导市场的那一个,而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。以前平板电脑是没有的,现在为什么这么火,不就是被创造出来的吗?为什么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?他创造了数字音乐这种生态系统,然后结合产品;他打造的是硬件,整合的是后面的产业链。

记者:在有这种产业园的想法前,有过考察?

周军:去纽约考察过,因为纽约是世界创意之都;渐渐地也看了很多相关的资料,梳理、分析纽约为什么能把创意之都做得这么好,为什么纽约的设计产品会风靡全世界。研究了这些模式后,再结合中国的实情,看现在这个时代,然后通过学习,我们认为这种模式还是适合我们的设计发展的。

记者:把设计变成商品,这种途径也适用于室内设计吗?

周军:适用,有需求就有创造,或者有创造就可以引导需求。比如每天用到的东西,包括家具的配饰软装,就可以批量生产,但又可以保持创作。设计关心的是人、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,那么为什么不提供更完整的服务呢?

记者:这种创意产业园所提供的模式,现在有成功的案例吗?

周军:有几个,但还没有社会影响力,也没有实现完全的产业化,但聚集效应应该有了。